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江苏省淮安市,市民可以在“一虾两园 嗨游淮安”夏夜消费节上品尝美食;在海南省琼海市龙江镇南正村,市民和游客在万泉河畔露营纳凉;在四川烟火泸州,酒城夏日夜经济,老情怀“混搭”新乐趣……近年来,各地结合自身特色,发展风格不同、特色鲜明的“夜经济”,不断扩展消费场景,夜间商圈人气持续汇聚,不断激活消费新“夜”态,让“夜经济”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口袋更为富足,对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充满无限追求。可以说,“夜经济”的兴起,实质正是在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霓虹灯下的山山水水、美食美景融合互补,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与生活的缩影,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彰显城市的品位、气质与特色。
夜色搭台,经济唱戏,火爆多年的夜经济,再次成为多地亮眼的风景线。如北京,2023年发布“夜京城”的13个特色消费地标、38个融合消费打卡地和30个品质消费生活圈点位;在江苏扬州,去瘦西湖风景区体验“二分明月忆扬州”沉浸式夜游项目,已成为众多游客到访扬州时的必选项;在上海,全市17家重点博物馆也利用暑期周末晚间开展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发展夜间经济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其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吃喝经济,而在多地政策鼓励、支持下,融合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打造特色消费地标、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旅融合等方式,包括旅游、阅读、参观、健身、购物、培训等多种业态,是为企业纾难、提振消费信心而蓄力有力表现,成为满足人们消费“新服务”的生动注脚。 广州评论网
发展夜经济,需创设更多新颖场景。夜间经济是逐步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拉动消费升级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夜间消费的火热有着巨大的带动效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的活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夜经济消费的主力正在快速迭代,光靠美食已经很难打动有更多消费需求的年轻人,需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供给,才能让夜经济独具色彩和味道。综观城市夜游项目,比如“国潮汉风·夜彭城”“五夜开州”“夜游锦江”等,都是将现代生活气息与城市文化内核有机结合,塑造出一批夜间旅游、视听、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等“夜经济+社交”消费场景,奠定了夜游项目的文化和场景基底,不断促进消费场景升级,成为助推城市竞争力、产业提档升级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的“新赛道”。 闽北新闻网
此外,各地要进一步燃动新“夜”态,既要在发展大潮中不断重新布局,还得走心、走实,积极利用大数据剖析夜经济消费人群的消费喜好和期待,找准夜经济的"流量"密码,就还得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将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等众多要素由点串成线,通过项目引领、不断集成创新,提升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开发引入夜间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休闲项目,为城市烙上鲜明的城市特色印记,为新消费新业态营造新机遇,提升消费“新文化”软实力。
从传统夜市、地摊到商圈,从灯光秀到文体休闲、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多样的消费形式,让城市重新定义了这一个“夜”,也让这个夜更为精彩。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财气“旺”起来、群众“乐”起来,如今,“夜经济”已经点亮城市生活,14亿中国人民发力正酣。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