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全国发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根基,既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管理体制机制,既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人才保证。科技人才要在创新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书写更多“从0到1”的新突破,就需要为他们创新成果转化搭建桥梁,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在科技创新路上保持一往无前的姿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创新求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点亮“科技梦”,培养创新生力军。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要以人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首先要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准人才培育的方向,探索更适合人才成长的路径。“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让科技强国的“种子”在更多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关键在以“科普之光”点亮“科技梦”,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努力学习、努力创新、努力突破,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强引擎”。
打造“试验田”,创新有了新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试验田”,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基石,就需要我们借力“科技小院”,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既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营造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创造从“纸面”到“地面”,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勇闯“无人区”,攀登科技新高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不仅要构筑“选育管用”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机制,更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容错纠错机制,崇尚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科技人才勇闯“无人区”,以“十年磨一剑”的韧性,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弘扬工匠精神,涵养工匠之心,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迈出科技自立自强新步伐。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根基,不仅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更需要保持对人才的包容之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一个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责任坐标”,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挑大梁、当主角,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赢得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大同热点网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