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古都三张文化新名片。我们要更好发挥北京优势,让文化新名片熠熠生辉。
不忘本来,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守住根才能枝繁叶茂。这个“根”就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70年建都史。《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指出:“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不忘本来,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才能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怀敬畏之心,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 廊坊资讯网
吸收外来,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统一性的有力彰显,也是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有力见证。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作为国家级和国际性论坛,致力于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要坚持开放包容,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把“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结合起来,凝聚起推动不同国家文明相互尊重、交流合作、和合共生的共识,以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观照世界的天下情怀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坚决打破文化交往壁垒,让自身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
面向未来,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只有把“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结合好,文化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正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阔步迈进,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其文化建设的每一步都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因此,面向未来,必须以首善标准做好繁荣文化这篇大文章。要积极践行以“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促进世界和人类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济南新闻网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