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选树宣传‘大国工匠’、‘最美职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工会十八大上,“工匠”“技能”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高频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技能成才报国华章正澎湃。
练就一技之长,绽放精彩人生。对个人而言,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从工地上普通的泥瓦匠,到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邹彬用勤劳和汗水谱写了奋斗的青春之歌。凭借精湛技艺,如今他已成长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长。而传承工匠精神,练就一技之长的“邹彬们”,正时刻在新时代奋斗场景中挥洒智慧和汗水。劳动者是平凡的,但一技之长则能成就不凡。苦练技艺、精湛技能,平凡劳动者也能走出事业与人生的无限精彩。
技能报国的时代强音嘹亮高亢。前不久,在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赛场上,来自国内36个代表团的4045名选手参加了109个比赛项目的角逐。赛场上,高手同场过招、切磋技艺;而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竞技场”上,无数技能人才冲在前头、扛在肩头,无时无刻不在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注入源源不竭的力量。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技能报国大潮喷涌正劲。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还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都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激励培养更多劳动者向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执着迈进,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则是走出天高海阔的重要路径。只要干得出彩,人生就会精彩。人人学技能、有技能、长技能、比技能,让越来越多技能人才书写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故事。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