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定位中欧班列的北斗系统,到遏制热带雨林盗伐的资源卫星,再到惠及各国的空间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深入开展航天合作,携手建设了一条宽阔壮美的“太空丝路”,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中国打造“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加快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深入开展航天合作,不仅“交钥匙”,而且“带徒弟”,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空间信息支援和有力保障。一颗颗卫星、一座座地面站架设的“太空丝路”,与蜿蜒的“一带一路”遥相辉映,共同把中国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紧密相连,推动航天事业更好造福合作伙伴。
中国航天连接“太空丝路”,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发展空间和幸福通道。中国航天不仅“交钥匙”,而且“带徒弟”,秉持授人以渔理念,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发射的多颗遥感卫星在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三年多来,已为包括“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内的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用户提供了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务。玻利维亚通信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等等,在通信、农业、文化、环保、气象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拓展了世界繁荣发展空间和人类幸福通道。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太空丝路”联通星辰大海,共享空间资源,为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打开了更加广阔、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马拉维600眼水井成为润泽当地15万民众的“幸福井”,“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众多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民众称赞中国菌草是“致富草”“幸福草”……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串联起来。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增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携手共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就一定能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黑龙江时政网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