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60年来,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铸就了中国医疗队精神,书写出“中国大爱”恢宏篇章,擦亮了彰显大国担当的“中国名片”。
中国大爱,救死扶伤。1963年,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24名队员远赴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为当地人民送去健康守护,这也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开始有组织、大规模、持续性地提供对外医疗援助。60年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无数宝贵生命。诊室、手术台、实验室,在挽救生命的征程中从未缺席;开方、看病、救人,一次次临危受命,担负起重托。中国援外医疗队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接续的奉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60年来,先后有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50余名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
中国大爱,鱼渔并授。60年间,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挽救当地患者生命,又培养医疗人员10万多人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引入先进诊疗技术,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积极推进“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义诊创新工程活动……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中国援外医疗逐渐形成以医疗队为基础,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双轮驱动,创新项目、医疗物资、能力建设、人员与技术交流多点开花的全方位、立体式格局,帮助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
中国大爱,命运与共。危机来临的至暗时刻,中国医疗队来了。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中国派出1200多名医护人员,收治800多名患者,完成1.2万余人次公共卫生培训。新冠疫情暴发,我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先后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抗疫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摩洛哥强震发生后,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在废墟之上坚守岗位救死扶伤,展现出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每一次全球健康危机来临时,中国总是挺身而出,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合作,向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手,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各国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中国大爱,接续不断。我国是世界唯一一个长期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派遣医疗队的国家,在人类医疗卫生合作史上树立了典范。援外医疗工作为增进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友谊、推动彼此友好合作、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援外医疗队仍奋战在全球56个国家110余个医疗点,传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续写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故事。未来,中国医疗援外事业的脚步不会停歇,中国为世界人民谋健康福祉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