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所以九九重阳节也是一个典型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老人节。
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新征程上创造和谐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当前,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我们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老龄化速度加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难题成为事关百姓福祉的关键所在。
孝老爱亲,让家和万事兴的好家风代代传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能够汇聚成社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有一则公益广告说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迈的老人洗脚,年幼的孩子耳濡目染,也端来洗脚水给妈妈洗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家风能够推动孩子自觉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家庭梦、中国梦之中,让家庭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百善孝为先”,高尚的家国情怀以好家风为基础,我们要夯实家庭之基,让个人发展、家庭和睦与国家和谐同向而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尊老敬老成为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尊老敬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小事,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陈玲是宿州市埇桥区一位普通的居民,获得过“安徽省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典型”“安徽好人”等荣誉。多年来,她常常骑着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成立“一剪美”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现已有近40名志愿者,为城乡出行不便的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入户免费理发服务。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孝悌忠信、勤俭持家……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修养内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精神标识产生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了战胜任何困难的底气和信心。
老有所乐,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无论是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为老年人开通便捷通道,还是将养老数据汇入中枢系统、精准匹配上门服务,又或者是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体系的日益完善,都让老年人更多地、更快地融入现代生活中,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努力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积极健康、老当益壮的心态,鼓励银发一族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传统美德在新征程上焕发新的活力,散发出更加灿烂美好的光芒。 国际时事网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