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时代之问”,党员干部是“赶考者”,要交出“高分答卷”,关键在传承“四下基层”,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在抓落实上见实效,在群众满意上见成效。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如火如荼进行中,要真抓实干,多为群众办实事,就需要党员干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到群众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呼声大的地方去,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传承“四下基层”,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如果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人民在哪里,干部的工作重心就在哪里。显然,基层是群众的主阵地,也是干部做好工作的主阵地,传承“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紧盯基层,俯下身子听民声、聚民意,带着感情和责任沉下去,才能感同身受,对群众的情况了解更深刻,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更急切,想方设法去推动群众问题落实。
传承“四下基层”,化解一线矛盾纠纷。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传承“四下基层”,既在基层一线去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夯实群众基础,也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有效办法,能及时地发现一线矛盾纠纷,围绕群众需求,快速做出响应。通过“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能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着力分析问题、厘清思路、科学决策,善于从群众中获取真知灼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化解问题“精准开方”,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实处。 国内资讯网
传承“四下基层”,实现以学促干求新。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终身“必修课”,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关键在传承“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走下去,不仅是密切联系群众,更要坚持“学中干,干中讲,讲中学”,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创新,不断开拓思维,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最优解”。显然,“四下基层”既让干部在问题中去找症结、寻良策,也在创新工作思路、不断革新思维中,促进干部成长,更好地扛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交出群众满意答卷。
“四下基层”不仅要下,更要常下,真正下到群众的心中。党员干部要在“四下基层”中探寻历史规律,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启迪智慧、守正创新,求解“时代之问”,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涡阳新闻网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