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确保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新闻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1935年那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上,教育家张伯苓掷地有声的“爱国三问”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核心要义。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激励亿万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儿女历来尊崇“精忠报国”“以身许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爱国行为和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最激昂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法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多个维度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长沙热点网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编辑: 实习生:王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