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戈壁迎神舟,再踏征程探苍穹。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追梦不止。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3次飞行,更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向前,无不留下广大青年艰苦奋斗的深深足迹,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展望未来,探索浩瀚星空的道路上,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踔厉奋发,敬业实干,努力在浩瀚宇宙书写更多中国传奇。
敢于做梦,做不惧辛苦的“筑梦人”。“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在航天人的心中,有一种精神叫作“特别能吃苦”,神舟十二号任务结束后,汤洪波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身体恢复、心理调适,并同步开展学习训练。唐胜杰靠着一次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逐渐适应了超重耐力训练强度。为了突破前庭功能训练短板,江新林主动加压加码,最终训练成绩成功提升。可以说,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筑牢了他们的飞天梦。广大青年要秉承“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气质,始终坚持理想信念,苦干实干,主动把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扛在肩上、把繁杂琐碎的基层实践抓在手上、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真正让梦想沾满泥土、饱含真情,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勇于追梦,做追逐梦想的“追梦人”。奋斗不止,追梦不止。在探索浩瀚星空的道路上,追梦人永远青春洋溢。汤洪波全力以赴,不负梦想,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唐胜杰成功实现了从天空到太空的梦想升级,江新林从“贝塔”变“舒克”,又成功转变成航天员。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拼搏,他们在崭新的人生“考场”上终如愿以偿。用奋斗点亮青春梦想,用奋斗照亮人生未来。广大青年要树立“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的崇高追求,在乡村振兴、防汛减灾等危急关头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办得成事,自觉把个人志向、选择融入党的事业、国家兴旺、民族未来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跑出青春“加速度”。
勤于圆梦,做百年复兴的“圆梦人”。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从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到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涌现了一大批航天英雄,同时后浪澎湃,“准90后”的唐胜杰和江新林是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后继有人最生动的注脚。他们挑起大梁、担起重任,用青春托起自己的航天梦,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风貌。如果把青春比作一条奋进的赛道,那么逐梦星辰大海则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广大青年要以强国为己任,接好历史的接力棒起跑、冲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让青春在百年圆梦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