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届广交会第一期于10月19日闭幕,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0万人,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到会人数比第133届同期大幅增长,与会境外采购商下单意愿较强,有望达成更多合作。第二期集中展示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大板块15个展区,线下参展企业9674家,其中进口展参展企业202家,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
万商云集、共享商机,琳琅满目的展品、熙熙攘攘的客流,来自全球的采购商、参展商再度相逢,络绎不绝的对接洽谈点燃了羊城秋日的激情。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透过“新”意涌动的“老广交”,人们看见中国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破译中国外贸韧性与活力的“流量密码”,进一步领略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西安区县资讯网
广交会是中国展会“老字号”,在全球会展中具有很大影响力,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重要“窗口”,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中不断注入新活力、焕发新气象。已经走过六十多载的广交会,全球采购商仍不以山海为远,热情有加奔赴“广交之约”,正是因为“老广交”总能带给人们新的期待、新的惊喜。这不仅体现在参展商“新面孔”、展品“新花样”,而且体现在展会本身也一直注重组织、机制、服务方面创新,努力契合参展商新的需求。自第101届开始首设进口展区,从单向出口转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这一重大创新揭示了“老广交”青春不老的密码和中国外贸活力充沛的秘诀。
广交会是展示“中国品牌”的平台,助力“中国制造”出海的帮手,“中国元素”向来是广交会上各方聚焦的热点、重点,广交会上的“中国面孔”不负众望、持续上新。面对外贸环境众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制造业不断迈向中高端,“中国制造”品牌正在不断用更积极的姿态抢占先机,展现韧劲和活力。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中,近年来拉动中国外贸增长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持续走俏,第二期首次参展企业1365家,获得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中华老字号等称号的企业达949家,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彰显企业创新活力和产业转型升级动能,展现出了中国制造强大实力和中国经济蓬勃活力。 石台新闻网
新产品多了,新客商来了,新订单签了,广交会“超级流量”效应持续显现,推新品、拿订单、拓市场,参展商和采购商“忙声一片”。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就启用广交会便捷通关通道,值机服务的航空公司也增加至14家;广州海关专项推出派员驻会服务、延长展品暂时进境期限、允许“展检同步”等16条具体措施……有关各方为保障高峰期通关平稳有序推出的种种新举措,不啻是我国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广交会上大大小小的展区链接的是中国这个体量巨大、机会无限的超大市场,全球买、全球卖的世界客商都云集在这里,共创发展商机、共享合作红利。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意盎然、持续焕发新活力的“老广交”是有力佐证。 厦门民生网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