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文章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审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级审计部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不断促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加强廉政建设,促进自我净化。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揭露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全国共审计44万多个单位,向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移送重大问题线索3.8万多件,涉及9200多亿元、5.1万多人。铲除了一些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严肃查处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线索,推动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顽瘴”,揭示了一些影响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惩治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经济体检”在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群众利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强化权力制约,助力自我完善。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盯机构改革涉及的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审计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权力制约、依法治权、查弊纠偏,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自我完善。
突出为民审计,推动自我革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盯民生资金分配使用的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维护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审计监督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审计促民生,以审计聚民心。在就业、优抚、医疗、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重点民生领域审计中,搭建政府和人民的桥梁,增强公众信任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切实把体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反映人民愿望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坚守“为民审计”“审计为民”的初心。
聚焦经济体检,实现自我提高。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查出问题能否得到整改、整改得怎么样,是检验监督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紧盯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重大问题要盯住不放、一追到底,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多杀“回马枪”。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要严肃问责,该曝光的要曝光,全力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实现自我提高。 池州区县网
编辑: 实习生:王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