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主题教育的成效好不好,能够很直观地在群众的“脸色”上体现出来,干部对群众好,真心为群众,在主题教育中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自然能得到群众的“好脸色”,反之亦然。群众“脸色”是衡量主题教育好坏的“显示器”,是衡量群众得失的“晴雨表”,高质量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既要把“实”贯穿始终,也要用群众满意标尺丈量主题教育成效,常看群众脸色来推动主题教育,着力提升主题教育的“成色”,赢得群众的“好口碑、好脸色”。
从群众的脸色看干部的作风实不实。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第二批主题教育人员基数更大、类别更多、范围更广。越是面临艰巨的任务,越是需要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奋力交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高分答卷。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检视整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求真务实,唯有作风上更实,才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看到群众的笑脸、听到群众的欢呼声、赞扬声。
从群众的脸色看干部的能力强不强。学会看群众的脸色办事,是一种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也体现了干部的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让老百姓心中的“秤砣”向干部倾斜,既需要干部能够顺应社情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也要保持谦逊态度、空杯心态,做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惧怕困难、不逃避责任、不回避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本领能力,在不断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中提升主题教育“成色”,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得到群众的夸奖。
从群众的脸色看干部的工作好不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既要站稳人民立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更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干部工作成效中检验主题教育实效。干部工作好不好,群众作为受益者最有发言权,要切实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实处,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温情,既了解社情民意、关心人民的痛痒,更懂得人民的心,真正地把工作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感受到温暖,让干部的好心办好事,群众的脸色才能好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二字重千钧,用群众“脸色”检验主题教育“成色”,是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饱含对人民的深情,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推动主题教育从“纸面上”走向“地面上”,在“事上”真发力、见真效,擦亮主题教育的为民本色。 荆州时政网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