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彰显着政治性、人民性、社会性,面对艰巨复杂的发展任务,中国金融要发挥好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功能,同时要实现自身安全高效运行。这就要时刻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对标对表,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做到“三个坚持”,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金融“基本盘”。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注入金融“活水”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因此,要着力提升金融的普惠性与包容性,打破金融“嫌贫爱富”的惯性思维,降低准入门槛,真正服务人民、服务经济,使金融服务触达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帮助他们克服因为没有账户、缺少抵押等原因而无法获得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困难。同时,金融的人民性要求金融体系需要更好地去适应新时代、新理念和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聚焦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成效,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释放金融“新动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不断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管好货币信贷总闸门,以现代化的货币管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用好市场的力量,在政策设计中既注重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也注重引入激励相容的市场化制度安排,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服务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科创金融、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稳固有力的支持。 武汉新闻网
坚持防控化解风险,织密金融“保障网”。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领域仍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堵上监管漏洞,消除监管空白;通过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风险;通过加强大数据监控和监测,加强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研判,织密金融安全网,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平稳运行。 吕梁资讯网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持好自己的节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编辑: 陈锐